參觀者在北京小米汽車工廠的體驗中心了解SU7 Ultra汽車。
工作人員在河北張家口南山汽車產業基地一家車企的總裝車間組裝汽車。
汽車產業規模大、產業鏈長,供應商眾多。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前不久提出,汽車產業存在供應商貨款支付賬期加長等現象,不利于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6月10日起,約20家車企陸續宣布,將供應商賬期統一至60天內,并明確付款周期上限。
供應商怎么看?
——縮短賬期有利于改善產業鏈現金流,讓上下游供應商得以更好經營
明確將縮短賬期的車企中,既有中國一汽、上汽集團、廣汽集團等老牌車企,也有小米、蔚來、零跑等新勢力品牌。
中國一汽在公告中表示,將“60天付款”作為所屬單位付款期限要求,并借助數字化云工作臺對合同執行、發票匹配、付款申請等環節進行全流程精準監控,確保每一筆款項按期支付。小鵬汽車宣布將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內,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與擔當,努力通過AI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鏈及上下游伙伴,共同推進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車企的承諾,響應了6月1日實施的修訂版《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條例》規定,大型企業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自貨物、工程、服務交付之日起60日內支付款項;合同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但應當按照行業規范、交易習慣合理約定付款期限并及時支付款項,不得約定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為向中小企業支付款項的條件或者按照第三方付款進度比例支付中小企業款項。
供應商對此怎么看?
珠海冠宇是廣汽、上汽、理想、奇瑞等國內多個頭部車企的汽車低壓鋰電池產品供應商。該公司表示,縮短支付賬期有利于緩解公司應收賬款壓力,釋放現金流,減少融資成本與財務費用,降低壞賬風險。
海泰科為多個知名汽車品牌開發汽車儀表板、保險杠等內、外飾和功能件模具。企業認為,車企推行60天賬期政策的舉措,對優化汽車產業鏈生態、推動和改善產業鏈現金流具有積極作用。
安車檢測回應稱,這將一定程度上改善相關產業鏈公司的資金周轉狀況,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從而對相關公司的經營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章弘表示,之前汽車供應鏈企業普遍面臨較長的回款周期,導致許多中小配套商的資金鏈緊張,不得不依靠貼現、短貸等方式維持運營。縮短賬期能夠緩解供應商的資金壓力,提升其經營韌性和創新能力。
對經銷商來說,這也是一個好消息。有汽車經銷商表示,供應商資金壓力小了,就能及時生產和供應零部件,汽車的生產進度和交付時間就更有保障。近期,多個車企還向經銷商作出了縮短返利到賬時間的承諾,進一步提升了經銷商的經營信心。
不過,部分供應商也強調,作為產業鏈上的一環,更關注汽車最終的產銷量。遠東傳動提到,公司營收主要受主機客戶汽車的產銷量影響,不會因為應收賬款賬期縮短而有明顯變化。
賬期為啥偏長?
——汽車產業鏈長且復雜,車企研發、生產和營銷所需資金量大
據統計,2024年,我國車企平均賬期為170—200天,較豐田、奔馳等海外車企明顯偏長。
國內車企賬期為何普遍較長?其中有哪些痛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婭娜對本報記者表示,車企賬期普遍較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行業自身特點,也有市場競爭、資金管理等因素的影響。
從行業自身特點看,汽車產業鏈長且復雜,從零部件供應商到整車廠,再到經銷商和消費者,涉及多個環節。對車企來說,需要提前制定整車生產計劃,提前向供應商下采購訂單,等待供應商交付零部件,再生產出汽車,然后經過倉儲、運輸、銷售,最終把車賣到消費者手中后,車企才能收到車款。這個過程需要很長時間。
從市場競爭因素看,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汽車市場的參與者迅速增加,車企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研發、生產和營銷,其中一些車企資金壓力較大,有時就會延長給供應商的貨款支付時間。
此外,車企廣泛使用票據和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等供應鏈金融工具進行支付。這些工具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但也容易導致賬期延長。
黃婭娜表示,對上下游的供應商來說,車企縮短賬期首先會使資金周轉加快,供應商能夠更快地拿到貨款,資金回流速度加快,有助于緩解其資金壓力,降低財務成本。其次將提升運營效率,供應商可以將更多的資金用于采購原材料、更新設備、擴大生產規模等,從而提升自身的運營效率和競爭力。三是增強產業信心,這一舉措增強了供應商對汽車產業的信心,有利于穩定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關系。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汽車企業主動承諾“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踐行社會責任與企業擔當的體現,對構建“整車—零部件”協作共贏發展生態具有重要意義。
承諾如何兌現?
——還需縮短“驗收—開票—支付”過程,即供應商能真正拿到貨款的“賬期”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5月,汽車累計產銷分別完成1282.6萬輛和1274.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7%和10.9%。2024年,汽車產銷累計完成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和4.5%。
與產銷兩旺形成對比的,是行業增收不增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汽車制造業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較上年度下降8%。
車企縮短賬期,能否改善行業增收不增利問題?
有專家表示,車企縮短賬期,對供應商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但給供應商付款是一個復雜過程,承諾60天賬期之外,還需要縮短整個“驗收—開票—支付”過程,即供應商能真正拿到貨款的“賬期”。
當前,許多車企采取承兌匯票的方式結算,承兌匯票通常有3—6個月的付款期限,相當于車企獲得了一筆短期“免息貸款”。對于供應商來說,這卻增加了資金占用成本,延長了資金周轉周期。
對此,6月1日實施的《條例》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不得強制中小企業接受商業匯票、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等非現金支付方式,不得利用商業匯票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等非現金支付方式,變相延長付款期限。
供應鏈是汽車產業的“筋骨血脈”,隨著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優化、暢通供應鏈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黃婭娜表示,汽車產業上下游企業的運營狀況受到市場需求、技術發展、資金成本、政策法規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上游供應商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市場需求波動、技術轉型壓力、資金鏈緊張和原材料價格波動;下游車企則需要應對市場競爭激烈、技術轉型成本高、供應鏈彈性不足等問題。在當前復雜的市場環境下,產業鏈各環節需要加強協同合作,通過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提升整體競爭力,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通過落實60天賬期承諾、加強供應鏈數字化建設、推動綠色技術創新、強化上下游協同合作、提升品牌影響力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產業鏈的整體效率和競爭力,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黃婭娜說。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支持整車企業切實踐行有關承諾,繼續引導整車企業與供應鏈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協同發展,積極營造“大河有水小河滿”的良好局面,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也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作出新貢獻。
業內人士認為,車企作出60天賬期承諾是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后續要想取得良好成效,還需要政府部門的聯合監管,以及產業鏈各主體的主動配合與責任擔當,確保“賬期承諾”落到實處。
(責編:高心怡 審核:韓芳 簽發:呂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