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百萬減殘工程專家委員會近日公布“2025健康中國中風識別行動”第三批試點區名單,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技術牽頭單位,帶領咸陽市秦都區成功入選,成為咸陽市首個獲此資質的醫療單位。這一榮譽標志著該區域腦卒中防治體系建設獲國家高度認可。
“健康中國 中風識別”行動是國家衛生健康委百萬減殘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標準化篩查、早期干預及科普宣教,構建“防治管康”一體化卒中防控體系。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依托省、市卒中專科聯盟,積極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卒中管理服務鏈——“大眾科普、精準識別、高效運轉、科學救治、全程康復、持續隨訪”,以“卒中地圖”為紐帶,全力護佑患者健康。
作為陜西卒中專科聯盟中風識別專委會主委單位及咸陽市卒中專科聯盟主席單位,自2024年9月起,由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魚麗萍帶隊,市卒中專科聯盟副主委單位、中風識別專委會神經內科專家團隊深入彬州市、旬邑縣、長武縣、禮泉縣、秦都區等4縣1區,啟動中風識別活動,側重“市級醫院—縣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四級防控網絡建設,著力打造“篩查—識別—轉診—救治”全鏈條閉環管理體系。
為突破卒中防治“最后一公里”瓶頸,醫院在全市100多所鄉鎮衛生院授牌建立卒中識別哨點,并對基層醫護人員開展系統化培訓,內容涵蓋“中風120”與“BEFAST”快速識別口訣、急救流程等實用技能,已培訓合格“吹哨人”超800人次,讓預警哨聲第一時間在基層響起。
創新科普形式同樣關鍵。2025年3月,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率先在咸陽市內打造特色“卒中集市”,通過專家義診、免費篩查、情景教學、健康科普等形式,將防治關口前移至群眾身邊。通過直觀的疾病演變圖片與接地氣的講解,有效提升市民對中風的認知與急救能力,助力群眾成為疾病識別的“明白人”,目前活動已舉辦20余場。
據了解,近一年來,秦都區政府與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緊密合作,共同探索四級網絡體系,持續整合優化基層醫療資源,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診療水平。咸陽一院通過“1+N”精準幫扶模式(“1”即卒中防控站等三大中心單元,“N”為多專科協同),采取專家駐點“科包院”、專項技術下沉及建立同質化培訓講師團等措施,持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與均等化水平。
未來,秦都區-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將以此次入選為起點,持續完善區域內腦卒中救治體系,規范診療流程,全力守護百姓“生命中樞”,為健康中國戰略落地提供堅實的醫療保障。
(來源: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責編:高敏 審核:蜀秦 簽發:呂驥)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