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興平市湯坊鎮種植的500畝早熟黃芯土豆迎來豐收季。
6月19日,在土豆收獲現場記者看到,隨著土豆收獲機緩緩前行,松軟的土壟中翻滾出金黃的土豆。20余名務工人員沿著田壟,將剛采收的土豆按大小分級后,分別裝入標記有規格的編織袋,整個流程井然有序。
興平市新農人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宋玉林:“目前在這塊地里種的是‘9N11’,它是一個黃芯的品種,跟本地‘沃土’的區別就是,這個它炒出來是比較脆的。還有一個它的色澤比其他的薯形、色澤都會要好一些,這是一個早熟品種,相對于其他品種要提前上市。銷售渠道我們主要是以外省直接對接大型農貿市場為主,電商平臺我們也同時在做。現在價格大概就是一斤7角左右。”
來自陜西漢中的務工人員陳彩云告訴記者,相比她之前在內蒙的采收經歷,這里的土豆品質更好,采收也更省力。
湯坊鎮在土豆種植方面也加大技術扶持。邀請了興平市農業局專家開展種植技術培訓,推廣地膜覆蓋、滴灌等現代農業技術,提高土豆畝產和品質。
湯坊鎮副鎮長王小江 :“目前,我們湯坊鎮土豆種植面積已達500余畝,主要分布在建坊村和馬家村。在品種上,我們結合本地土壤和氣候條件,優選了‘實驗1號’和‘V7’等優質品種,這些品種具有高產量、抗病性強、口感佳的特點,很受市場的歡迎。去年全鎮土豆總產量1000多噸,產值達300余萬元,帶動種植戶年均增收2萬余元,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
(咸陽融媒全媒體記者 李云如 杜嘉偉 楊婷)
(責編:張優美 審核:蜀秦 簽發:呂驥)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