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陽》訊: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也是收獲成果的時刻。旬邑縣湫坡頭鎮椒村和門家村依托自身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實現了產業興旺、村民增收的目標。
4月19日,記者在旬邑縣湫坡頭鎮椒村的大棚西紅柿種植基地看到,村民們正忙著移栽名為“德貝利”的新品種西紅柿。一株株嫩綠的西紅柿苗被整齊地栽種在田地里,為這片土地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期待。
種植戶梁耀財:“我多年來一直種植西紅柿,我發現旬邑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西紅柿。今年選擇的“德貝利”這個品種,味道好,還耐運輸,市場也很受歡迎,所以今年我打算多種幾棚。”
2023年以來,椒村充分利用其獨特的自然條件,按照市場需求,選擇試種“德貝利”品種的西紅柿,效益明顯。于是椒村由村集體經濟出資建成了21座陽光蔬菜大棚,以“村集體經濟+家庭農場”模式種植,今年3月份已經投入使用,預計75天后可以采摘上市。
椒村黨支部書記王永亮:“今年我們又開工建設了第二期蔬菜大棚,預計5月10日會全面建成,5月中旬,進行西紅柿苗的移栽工作。建成之后,總體規模大概是50畝左右。一方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另外一方面,有效的解決了在村剩余勞動力的務工問題。”
與此同時,在湫坡頭鎮門家村,鑫澤豐農業農民合作社迎來了今年首次豐收。
據了解,門家村采取“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模式,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的優勢,整合資源,推動花菇產業快速發展。目前,門家村共有48個大棚,每個棚均有3000個菌棒,全年產菇量30萬斤左右,菌棒自產自銷,保證了花菇的品質和產量。
近年來,旬邑縣湫坡頭鎮堅持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以“村集體經濟+農戶參與”的發展模式,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加強技術扶持、推動品牌建設等一系列措施,不斷推動農業產業提檔升級,提升農業產業發展水平,為鄉村經濟的繁榮發展注入新動能,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持續走深走實。
(來源:旬邑融媒)
(責編:李佳欣 審核:妙俠 簽發:呂驥)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