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陽》訊:5月28日,記者從咸陽市“打硬仗 求突破 決戰決勝‘十四五’邁出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 絲路名都’更大步伐”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上獲悉,近年來永壽縣立足生態資源優勢,以“土特產”的產業化、品牌化、融合化,筑基鄉村振興。
深挖資源潛力,構建特色農產品矩陣。永壽依托40萬畝槐林、30萬畝果園、10萬畝草場生態底色,培育了“永壽蘋果”“永壽車厘子”“永壽槐花蜜”等8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永壽槐花蜜”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品牌價值達到67.15億元。同時,因地制宜推進“一鎮一業”,精心打造了以馬坊鎮蘋果、監軍街道車厘子、永平鎮槐花蜜為核心的三大特色產業帶,鎮域產業集中度超過75%,實現了從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加速轉化。
延伸產業鏈條,促進三產融合。永壽以4家省級農業產業園、1個國家級產業強鎮為載體,貫通“生產—加工—文旅”全產業鏈。生產端建成省市級農業產業園24家,店頭鎮入選國家級產業強鎮;加工端集聚秦福圓食品、阿果安娜果汁等10余家企業,2024年產值達到8.11億元,其中秦福圓食品帶動農戶種植小麥、蔬菜3000多畝,實現“車間連田間”模式;文旅端以云集生態園為核心,串聯觀光、采摘、農耕體驗等多元業態,2024年全縣旅游總花費達到15.66億元,農產品電商銷售額完成3.61億元,實現了三產互促共進。
創新聯農機制,共享產業增值紅利。永壽堅持政府支持和村集體帶動協同發力,推動群眾從“產業旁觀者”變為“增值受益者”。今年列支4000萬元,支持蘋果、車厘子產業發展;通過“消薄培強”行動,組建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帶動農民持續增收。2024年全縣12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5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012元。今年一季度完成5172元,增長7.7%,增速位居全市第1。
接下來,永壽縣將加快推進“土特產”標準化、品牌化升級,做強“槐鄉永壽”區域公共品牌,持續放大聯農帶農效應,讓特色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
(咸陽廣電全媒體記者 高啟紅)
(責編:李佳欣 審核:韓芳 簽發:呂驥)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