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陽》訊:5月28日,記者從咸陽市“打硬仗 求突破 決戰決勝‘十四五’邁出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 絲路名都’更大步伐”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上獲悉,近年來三原高新區錨定創建國家高新區目標,持續強化創新改革力度,綜合競爭能力顯著提升。
三原高新區于2015年6月經省政府批準設立,是關中地區第一個縣域省級高新區。經過歷年的發展,現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09家、規模工業企業146戶,形成綠色食品、先進制造、生物醫藥、商貿物流四大產業集群,是全省唯一被列入國家“十四五”重點支持的縣城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2024年實現工業產值229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88.7%,是三原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主陣地。
為了進一步提升園區引領作用,三原縣2023年啟動國家縣域高新區創建工作,通過深化園區改革創新、整合開發東南片區、改制提升西關片區、成立運行高新公司和全市首家秦創原“創促中心”等系列措施,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接下來,三原縣將重點圍繞建強建好“四大平臺”,全力推進國家縣域高新區成功創建。
建優對外開放平臺。進一步加強與西安經開區、西閻航空基地合作,探索建立“研發在西安、轉化在三原”的飛地園區,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優勢互補、區域協調。建立健全營商環境問題“發現-交辦-督辦-反饋”閉環機制,確保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快速辦結。
建強科技創新平臺。加速推進秦創原三原創促中心建設,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引導各類創新資源要素加速向產業聚集。建立動態管理企業培育庫,力爭全年科小入庫170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1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園區工業總產值比例達25%以上。
建好產業承載平臺。實施基礎設施“20+X”工程,加快陜科大鎬京學院、星級酒店、清河灣國際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港科大芯片封裝等項目建設,推動元宇宙領域、光子產業等成果轉化類項目落地,構建“智能裝備+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力爭2025年底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30億元。
建成資源保障平臺。今年城投公司通過AA評級授信,將以此為契機,探索設立創新產業引導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激勵企業主動創新、突破求變。加快落實高端人才補助政策,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把三原打造成為活力迸射的創新創業高地。
(咸陽廣電全媒體記者 高啟紅)
(責編:李佳欣 審核:韓芳 簽發:呂驥)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