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黨組織培養(yǎng)了我,是耀州窯成就了我”,9月8日上午,“三秦楷模”禚振西在銅川市總工會進行“擇一事 終一生”主題報告會時,用這樣深情的話語作為開場白,緩緩道出她和耀州窯的故事。
禚振西生于1938年,是山東高密人,耀州窯博物館名譽館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73年,禚振西來到銅川主持耀州窯遺址考古發(fā)掘工作,此后扎根銅川50年,為耀州窯遺址的發(fā)掘和弘揚耀瓷文化奉獻了畢生精力。
1984年,禚振西在黃堡四中發(fā)現了柴窯遺址,奠定了耀州窯在中國陶瓷界的地位。業(yè)界基本認同,五代末北宋初耀州窯天青釉陶瓷精品就是文獻記載的柴窯。
1998年退休后,禚振西依然堅守在耀州窯博物館繼續(xù)著考古研究工作,以擇一事終一生的精神,生動詮釋了一位文物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她主持考古發(fā)掘的耀州窯遺址,榮獲全國首屆田野考古獎,被列入20世紀“中國百大考古發(fā)現”和“陜西省十大考古發(fā)現”,她成為首位獲得英國東方陶瓷學會“希爾金獎”的華人學者。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努力工作,主動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的事業(yè)中,這樣我們才會感到活得充實、有意義。”在一片掌聲中,禚振西結束了她的報告,但她和耀州窯的故事,以及她擇一事 終一生的精神令在場聽眾感慨良久。
“我和禚老師是老朋友了,我們都對耀州窯有著深厚的感情,我在耀州窯文化基地工作5年時間,被禚老師把工作崗位當家、把職業(yè)當事業(yè)奉獻的精神深深感動,禚老師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84歲老黨員的初心和堅守,她的‘擇一事 終一生’精神就是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銅川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何建平說。
(群眾新聞 圖片來源:銅川市總工會)
(責任編輯:李璐 審核簽發(fā):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