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陽》訊: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詩經 豳風》將古老的豳地風情傳誦至今,今天的彬州依舊佳音頻頻,有文明之城的禮貌,有百強市縣的后勁,也有軍民攜手的魚水深情。近年來,彬州市人武部官兵把“七甲村”當作自己的家,軍民融合、結對幫扶,書寫了彬州軍民的“魚水”故事。
7月30日,北極鎮七甲村的抗美援朝老兵遺孀唐振蘭家里來了一群“親人”,他們熟絡地走進老人家中,搬開院中凳子同老人嘮起來家常。
“我們是市人武部,我是咱們人武部政委,這是咱副部長,都是咱部隊上的,你們來了,我很感謝,很開心。”
“現在年齡大了就是要把身體保養好,現在就是胸悶吸點氧,有個吸氧機子,還需要些啥?不需要。眼睛明耳朵亮,身體確實不錯。”
看見身穿軍裝的人武官兵老人們的話不禁多了起來,臨別時倚著院門目送了很久也不愿離去。這樣的分別對于七八十歲的老人來說一別也許是永遠,為了保障這些“家人們”的身體健康,市人武部與醫院聯合,時常送醫下鄉。
西安交大一附院彬州市中醫醫院院長馬巍:“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人武部聯合我們西安交大一附院彬州市中醫醫院,我們共同走進北極七甲村,我們每年都來北極七甲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共同聯合巡回義診解決當地老百姓的健康問題,還有就是走進群眾家里給他們送醫,送溫暖。”
送醫下鄉只是人武部官兵給家人們帶來的“大禮包”之一,除此之外,這群不善言談的“硬漢”不僅有“柔腸”,也有細心。
彬州市北極鎮七甲村黨支部書記曹群利:“2018年我村與彬州市人武部結對幫扶,在人武部官兵的精準幫扶下,經過軍民兩年的共同努力,2020年底實現全部脫貧。現在村上村民收入、基礎設施、娛樂場所都越來越好,村民們對幫扶單位的工作都贊不絕口。他們不愧是我們的人民子弟兵,真正用心得做到了為人民服務,我們很感謝他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硬件設施配套到位只是幫助“家人”發展致富的第一步。往后的路,彬州市人武部將帶領七甲村的“家人”自立自強、一路向陽。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的魚水深情也將在這里傳承。
彬州市人武部政委安亮:“我部幫扶七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1戶22人,于2020年底已全部脫貧,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醫療共建,對接地方醫院切實做好送醫送藥下鄉活動,聯合市交大一附院中醫醫院開展巡診活動,投入3.7萬元新建“愛民診所”及購買配套醫療器材、藥品,從根本改善困難群眾看病難問題;二是進行產業幫扶,投入三萬元共建“人均一畝果”軍民共建產業園,打造電商平臺促進(農產品)銷售,確保貧困群眾收入穩步增加。三是開展“支部聯創聯建”活動。截至目前,我部開展黨課宣講5次、主題黨日活動5次,并且贈送黨建、扶貧扶志書籍300余冊。(我們將)通過示范引領、典型帶動等方式,實現激發困難群眾內在脫貧動力,使他們更加自立自強。”
(《看咸陽》通訊員 第五雪 報道)
(責任編輯:官海之 審核簽發: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