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陽》訊:渭水之畔春潮涌,黃土塬上綠意酣。3月17日,咸陽市2025年市級機關義務植樹活動在興平市阜寨鎮高王村舉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等25家單位的干部職工以鐵鍬為筆、汗水為墨,在咸陽古城的生態長卷上續寫盎然新章。
鐵鍬點翠微 黃土披新裳
植樹現場,春風裹挾著泥土的芬芳,干部職工們揮動鐵鍬,培土圍堰,深耕的溝壟如經緯線般縱橫交錯。咸陽市林業局局長趙強社說,今年全市將完成營造林52萬畝,鋪展300公里“綠絲帶”縈繞城鄉路網,26個村莊將化身“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詩意棲居地。自2021年義務植樹行動啟動以來,渭河沿岸386畝土地褪去荒蕪,披上錦繡,造林模式更從單一的“生態補白”升級為“彩化繡景”,織就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市民共享畫廊。
綠網經緯織 城野共芬芳
漫步植樹區,新苗行列如陣,與溝壑縱橫的黃土肌理碰撞出生命的張力。四載春秋,咸陽綠化戰略實現跨越式蝶變——從零敲碎打的“見縫插綠”到全域統籌的“系統織綠”,從單兵作戰的植樹造林到水土保持、生物廊道建設的綜合治理,一幅“林廊穿城、綠斑嵌野”的生態網絡漸次舒展。
汗潤千苗立 青綠映初心
午后的高王村,春風掠過新栽的樹苗,枝葉輕搖如細語,與黃土塬上舒展的云影交織成趣。這場跨越四季的綠色行動,正以點滴積累重塑城鄉肌理,市民周末踏青的足跡悄然延伸至昔日的荒坡溝壑。站在塬上俯瞰,連片的苗木行列如經緯線般編織成網,咸陽正以科學的規劃與務實的耕耘,在溝壑縱橫間精細勾勒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每一寸新增的綠意,都是對宜居家園的當下注解;每一次揮鍬的堅持,皆為城鄉共美的生動實踐。
(咸陽廣電全媒體記者 楊翎子 報道)
(責編:高敏 審核:妙俠 簽發:呂驥)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