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陽》訊:近年來,咸陽市渭城區新興路街道始終把推動轄區養老服務事業發展作為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時刻聚焦老年人“急難愁盼”,創新養老服務方式,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有所養 打造幸福港灣
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政府主導,整合各方資源,采取公建民營、民建公助等多種方式,全力破解老城區日間照料中心選址難、落地難、運營難問題,先后建成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0個、即將完工1個,實現11個社區全覆蓋,配置文化娛樂室、日間照料室、閱覽室、老年課堂等功能部室。以專業化、社會化為導向,陸續引進“老來樂”“喜滋滋”“福壽居安”等專業機構運營管理,以11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依托,為轄區老年人提供膳食供應、生活照顧、保健康復、休閑娛樂、心理關愛等一站式綜合養老服務,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安享幸福晚年。
老有所依 增添幸福成色
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整合轄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資源,立足自身工作性質、專業特長,定期開展免費理發、健康科普、愛心義診、防詐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滿足老年人多元化服務需求。此外,根據老年人個性需要,進一步延伸“153”幫辦代辦服務鏈條,通過送餐上門、跑腿代辦等方式,解決高齡、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將志愿服務作為養老服務延伸的同時,形成敬老、愛老、助老的新風尚。
老有所樂 開啟幸福晚年
強化老年人之間精神慰藉與藝術交流,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由承載“實體項目服務”向強化“情感互通共融”轉化,融入老年大學、夢桃舞蹈隊、“舞之緣”舞蹈隊、“老朋友”合唱隊等資源,依托日間照料中心各功能部室,開展適合老年人身心特點的書畫、聲樂、手工、棋牌、健康操、抖音錄制等文化娛樂活動,培養老年人興趣愛好。依托“老來樂愛心園”,讓老人們依據自己的喜好種植時令農作物,在享受農耕生活樂趣的同時鍛煉了身體。依托社區手繪“黨建文化長廊”,以寓教于樂、圖文并茂的方式,使老年人在日間照料中心閑暇之余通過重溫黨史,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提升黨性修養,豐富精神世界。
(通訊員 寧春秋)
(責任編輯:黃莎 審核簽發:蜀秦)